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宦海洗剑录 > 第三章 鱼我所欲也

第三章 鱼我所欲也(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大明一朝,如果将开国的明太祖朱元璋比作一个辛勤的工人,那他设下的重重铁律自然就是他铸就的用来捍卫自己江山社稷的万里长城。

而他的子子孙孙们抛开有限的那么一两个,剩下的真是将“挖墙脚”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基本来说,凡是朱元璋支持的他们都反对,反对不了的变个法也得反对。

比如说太监不得干政这一条。

为了杜绝内监干政的问题,朱元璋先是定制曰“不许内监识字,以防其干预政事。”更在宫门口挂起一块3尺高的铁牌,上边刻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结果呢?

明成祖朱棣信任太监,于是有了郑和下西洋;明宣宗朱瞻基扶持太监与文官斗争,于是有了内书堂;明英宗朱祁镇就更厉害了,宠信重用的王振先把宫门口的铁牌子给扔了,随后领着朱祁镇远征蒙古,直接把祖宗留下来的四十万精锐打了个精光;再然后又有世界历史大富豪刘瑾,外号立皇帝;再再然后又有冯保;再再再然后又有了大名鼎鼎的九千岁魏忠贤。

客观的来说,历史这个东西只是事件的记载,如果想要根据这些记载来评价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是非功过那就未免有些狭隘了,毕竟写书的人总会带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以土木堡的事儿为例。王振确实拉着朱祁镇跑到塞外打蒙古人去了,也确实打输了。可到底是怎么输的呢?这中间的种种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的明白的。文官们写的历史书上将王振打进了十八层地狱都不解恨,可背后又有许多细节令人细思极恐:朱祁镇在王振死后为其在宫中设立牌位日日祭拜,土木堡一战大明勋贵死伤殆尽,自此文兴而武衰;此后的历代皇帝无不竭尽所能的加强太监的全力用以制衡文官集团。。。

所以说,看历史看的并不是里边的好坏对错,而是要看那些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规矩和故事。

比如说,宫中总管太监的二十四衙门中权力最大的是司礼监,凭借皇帝赐予的批红之权左右朝政,这个是真的。

再比如想要进司礼监,按规矩来说必须得是内书堂的出身,这个也不是假的。

所谓的内书堂,往简单了说,其实就是一个私塾,教小孩子念书。不过这个私塾很特别,它是明宣宗朱瞻基设立在皇宫大内的,教书的是翰林学士,读书的则是年岁十到十五之间的小太监。

翰林学士皆是科举榜上有名的“文曲星君老爷”。

太监则是世人眼中男女不辨的“狗东西”,死后不能入祖坟的腌臜货。

把这两路人绑在一起,不得不说朱瞻基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皇帝。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皇帝说什么都得受着,但你要说没有一点儿小脾气那就纯粹是糊弄鬼了。

比如当朝内阁大学士彭时,此时这老头坐在书案后不停地运气。他不是针对谁,而是觉得在座的所有小宦官都是垃圾。

内阁阁老为何会跑来内书堂给小宦官们教书?

因为这是皇帝的意思。

那皇帝为何要这么做?

因为这老头儿太倔,和皇帝的心头所爱“钢”起来了。

七日前,彗星出现于三台,彭时上书言道:“外廷大政固然应当先处理,宫中根本尤为至急。谚语说‘子出多母’。现在嫔嫱众多,却没有怀孕的先兆。这一定是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的人已过了生育年龄的缘故。望陛下均恩爱,为宗社着想。”

这话针对的谁有脑子的一看便知,往好听了想是劝皇帝广播种,往坏了听就是劝皇帝不要专宠万贵妃,而要是往恶劣了听那就得落在“专宠的人已过了生育年龄的缘故”这一句上。好家伙,敢明着说万贵妃不下蛋的他还真是第一人。

好赖皇帝还有点儿脑子,没听万贵妃的话把彭时扔进诏狱里去,不过为了恶心他,把他给请来内书堂了。

彭时在这儿闹心,其实下边儿的小宦官们也是遭罪。一个个按照他的要求摇头晃脑的背着书,生怕被他挑了刺儿。要是往常被欺负了他们干爹还能给他们找点儿面子回来,要是被这位给收拾了,那用他们干爹的话来说“被打死了干爹最多也就给你多烧点儿纸钱。”

今天他们学的是《孟子*鱼我所欲也》,看得出老头并不想认真教。简单的把文章念了一遍,说了几句,随后就让他们开始背诵。

徐宝坐在角落处,靠着窗户,也摇头晃脑的背着。以后世他掌握的速记法门,这几百字的文章他念了三遍也就背下来了。可前边儿老头没说话,他也只能继续背,最起码要装作“背”的样子。

可这天气实在是太给力了。

烈日炎炎,清风徐徐,早上吃的还没完全消化,再配上这周围杀伤力比橘子的“叨叨叨”还要大上三倍的诵读声。。。

他。。。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西游:我孙悟空才不要大闹天宫诡异修仙,长生从木偶匠开始凡人之从卧底开始刚成仙神,子孙求我出山我有一本万世书仙笼儒圣顺着网线打人的日常以力证道:从莽牛大力拳开始加钱真君:从提取人生副本开始我成了女频修仙小说中的炮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