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春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斩草除根(求订阅!)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斩草除根(求订阅!)(1/ 2)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蔷哥儿,接下来,你还会很忙么?”

重新落座后,黛玉刚感觉到一丝寒气在身上,就见贾蔷倒了盏热茶给她,谢过后浅浅啜饮了口,顿觉寒气无踪,抿嘴笑问道。

贾蔷摇头道:“没甚么大事了……其实我不过倚仗着太上皇三次褒赞,又钦赐表字的恩典,让人以为我是太上皇荣宠之人。所以有些人让我三分,有些人用我为刀。”

黛玉闻言,蹙了蹙眉心,看着贾蔷道:“难道不是么?”

贾蔷轻笑了声,垂下眼帘道:“我不过说了番正好太上皇喜欢听且需要的话罢了,就我本身,对太上皇而言其实是无关轻重的,也是微不足道的。他所需要的,只是借个由头来洗刷过去的污点,而我的身份和所说之言,恰好合适,仅此而已。

所以,在都中,我只是太上皇所需要的一把刀。

眼下在江南,我是半山公和姑祖丈所需要的刀。

我本身是谁,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美是丑……对他们而言,毫不重要。

当然,也是因为给我的时间太少了。

给我十年再看看,谁还能以我为刀?

崩不掉他们的大牙!

呃……当然不包括姑祖丈了,林姑姑,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眼见黛玉再度默默的祭出野鸭子毛掸子,贾蔷拱手伏输。

黛玉抿嘴一笑,觑他一眼,却又正了正面色,看着贾蔷温声道:“你又何必妄自菲薄?太上皇看重你,是因为你心怀忠义,正是有了这份品性,太上皇才会将你赞了又赞,怎不见他赞别个?至于你说,太上皇以你为刀……我虽不大懂外面的大事,却也听说过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道理。便是我爹爹他们,难道不也是为君父做事?你又何必轻贱自己。你也说了,我爹爹和半山公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是尽心力为天下黎庶谋福祉的。那你宁肯遭受权贵忌恨也要帮他们做事,难道就不是品性高尚的人了?所以,你那样说,很不好呢。”

贾蔷闻言,拱手笑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黛玉没好气嗔他一眼,却又赞道:“不过你这样了都能不轻狂,倒也难得。”

史书上,少年得志便猖狂,目空一切骄狂者,笔笔皆是。

又有哪个能落得好下场?

贾蔷能如此自省己身长短,黛玉还是颇为赞赏的。

贾蔷却不愿深谈这些,笑道:“林姑姑今儿送了我一份礼,我却不能不回。俗话说的好,礼尚往来。所以,我决定还你一份大礼,保管你猜不着。”

黛玉笑道:“你能送甚么,不过是书画笔墨之流……哦是了,你还会染布,莫非是你亲手织染的花布?”

说着,掩口笑了起来。

这自然是取笑……

贾蔷呵的一笑,斜眼道:“忒小瞧人了吧……走着瞧,这份大礼,保管你喜爱之极,恨不能天天相见。”

黛玉冷笑道:“你才忒小瞧人了呢,难道我就没见过什么好玩意儿?你倒说说看,送的是什么?”

贾蔷哈哈笑道:“说不得说不得,等礼物到时,自有你欢喜高兴的时候。”

黛玉嗔视他好一会儿,见也没用,不由真有些恼了,起身道:“不说罢,我走了。”

贾蔷竟也站起身来,眉尖轻扬道:“你不说我倒还忘了,客院那边,薛大哥他二叔还在抢救呢,也不知能不能救过来,我去看看。”说罢,就要先走一步。

黛玉满面疑惑,忙叫住问道:“你等等!薛……宝丫头她二叔?怎会在咱们家里?”

贾蔷摇头道:“他家和梅家二房定了亲,梅家二房大爷知道薛家和贾家也算老亲,所以就请了他来,帮梅家说情。对了,薛家二爷病倒之事,还未告诉姑祖丈……倒也不必着急。”

黛玉恍然,却又追问道:“那……你承这份情了不曾?”

贾蔷看着黛玉笑了笑,眼神玩味道:“我倒是想承情,也愿意给这份体面,怕就怕,梅家那位现在悔青了肠子,正想撇清干系呢。”

“噗嗤!又使坏!”

……

盐院衙门,客院。

薛蟠和薛蝌堂兄弟俩,看着目色赤红的梅珍,都恼火的很。

要不是病榻上孱弱的薛明阻止他二人,这兄弟俩早把这个号称翰林出身却在病榻前大声叫喊的讨厌鬼给丢出去了。

薛明虽然被救过一命来,但这条命也只救回了一半。

究竟能不能全部救回,还要看他自己的造化,和后续休养。

这也是薛蟠、薛蝌兄弟俩这般恼火梅珍的缘由。

只是……

梅珍也有他的苦,在梅珍看来,他比此刻的薛明更惨十倍!

“君理兄,看在你我两家情谊的份上,还请君理兄务必出面,恳求林盐院放我梅家一条生路!”

“君理兄,如今整个扬州城都对我梅家喊打喊杀!盐院手段,何其歹毒也!我梅家何罪?!”

“君理兄,这个时候只有你能帮我梅家,你也必须要帮我一回,不然,梅家必死无疑!”

不止梅家必死无疑,连他本人都要必死无疑。

如今梅珍最痛恨最后悔的事,就是接到了梅姨娘的信后,急匆匆的赶来。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上一章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美国农业不发达,需要金坷垃穿进语文书,从刺猹开始女帝:你竟然想当我相父大明1805大明:我为朱元璋续命七十年我岳父是李世民诸天大明联盟扎纸匠:这是聊斋明末
返回顶部